Part 01 为什么组织中总有流言蜚语?
流言蜚语如此普遍,以至人们见怪不怪。流言蜚语让人们看起来不可信、两面三刀。更何况,这些话很有可能回头会让对方听到,并将始作俑者列入他们的黑名单。
那么,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险?为什么要在争论中讥讽嘲笑他人?它让我们显得小气,也几乎从未成功改变别人的想法。那么,为什么还要这样做?
其实,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候甚至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做这些事情。
冲突触发我们表现出一些相当乖张、适得其反,而且往往是彻头彻尾违反自身品性的行为。冲突以其他情形无法实现的方式激发我们的原始冲动。
由于在冲突的当下无法认识到真正驱动行为的动机,我们几乎无法控制这些动机,从而导致有害的或破坏性的下意识反应。
我们夸大其词、不予理会、排斥他人,变成自己几乎肯定不会认同的那种人——这也绝对不是我们希望父母、孩子或导师对我们产生的印象。
让我们退后一步,真正仔细研究这些行为, 看看它们带来哪些隐秘却不可否认的益处?
流言蜚语
坦率地说,传播流言蜚语在当下会让人觉得很有价值。发泄挫折情绪是一种宣泄。并且,由于我们倾向于与我们信任的人去八卦,他们通常会认可我们的观点。更何况,诋毁伤害我们的人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。但八卦也可以是一种力量,它有助于将人们争取到我们这边。我们首先令人信服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给外界。对于那些对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,八卦能为他们带来有预见性的权威感,因为同事会向他们打听内部消息。
讽刺挖苦
在冲突中,讽刺挖苦与隐性对抗十分相近。通过讥讽,我们可以借此指责某人或表达我们的敌意,但又不会过于明显地显露我们的真实动机。当我们不太愿意对某人吼叫,但仍然想打压对方时,我们会采用讽刺挖苦的方式。在冲突中,讽刺挖苦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工具,因为我们总是可以声称,”我只是在开玩笑…真的,别太在意”。我们可能觉得,巧妙地攻击或贬低他人后,“只是开玩笑”的借口给了我们豁免权。
屏蔽
当我们屏蔽某人时,我们向对方明确表明交流渠道彻底关闭。我们故意让他们知道,他们的行为实在让人无法接受,因此我们不愿意妥协,甚至不愿讨论任何解决方案。尽管我们可能不愿承认,但屏蔽可能让人感到快慰。我们得以惩罚对方,同时告诉自己,我们的行为坚强有力,充满尊严。另一个好处在于,我们不必涉足冲突的混乱局面。因此,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感到难以招架时,屏蔽就成为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。
夸大
有时,轻微的冒犯仍然会让我们非常恼火。事实上,从实际情况考虑,有时很难为我们的强烈情绪找到合理解释。通过夸大,我们使情况听起来和感觉一样糟糕。夸大也能赋予力量,它使我们的理由看上去远比实际更加有力和无可辩驳,因为它让对方的行为看上去远比实际更加糟糕。
当然,这些行为仅仅是开始。也许你并不会有这些不健康的反应,但几乎可以肯定你会有一个自己并不引以为傲的冲突策略,譬如贬低、压制、屈服、退出、隐形对抗、戏剧化、无视他人观点、指责、吹毛求疵等等。
我们的不健康反应多种多样,这正是有害冲突在组织中极难得到遏制的原因之一。如果反应的表现总是相同,我们早已制定解决办法,但我们肯定没做到。
事实上,情况正好相反。从统计数字来看,冲突对效率和敬业度的损害程度触目惊心。
Part 02 冲突对职场的负面影响
Wiley调查了12000多名员工在职场冲突方面的经历,并得出以下结论:
70%的管理者表示,人际冲突对其部门效率产生负面影响
13%管理者每月平均花13个小时处理职场冲突
40%的工作者表示,自己曾因不健康的人际冲突而离职
最后一个数字尤其惊人:40%的人认为,本组织内部的社会动态如此有害,以至于他们被迫离职。
对于40%的被调查者来说,冲突是那么令人难以忍受!那么,大多数组织如何处理这一现实呢?
在大多数组织中,企业层面的解决方案是“像专业人士一样行事”。也许有些经理在情商方面表现出色,他们通过把握细节和发挥直觉,能够打造出良好的团队文化。但通常,组织不想涉足帮助人们管理内心活动的麻烦事。这可以理解,毕竟,我们有工作要完成,而且我们也不是治疗师。我们只是或明或暗地表示,人们应该把他们的情绪和不安全感放在一边,像教科书中的“成年人”那样行事。
但是我们能指望成年人运用他们的直觉 ,自然而然地知道如何适当处理冲突吗?
答案是否定的。我们通过自然本能和后天培养形成的对冲突的本能反应是复杂、多层次的,并且埋藏在往往令人难以企及的深处。我们通常充其量也只是了解问题的一部分,在有意识的自我的遮蔽之下发生着的剧烈内心活动,我们大多数人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。